

最近逛街总发现新开的烘焙店如雨后春笋,朋友圈里也常刷到朋友晒出烤箱创业照。这波"全民烘焙热"背后,藏着哪些吸引人的门道?
随着消费升级,现烤面包、低糖蛋糕从"零食"变成了"生活方式"。数据显示,烘焙行业年增速超10%,客单价是奶茶的2倍多。当年轻人愿意花38元买杯咖啡,自然也会为手工可颂买单。
揉面团能减压,烤面包的香气自带幸福感。上海"深夜面包房"主理人小林说:"疫情后客人常留言'吃到肉桂卷眼泪掉下来',这种情感联结是预制食品给不了的。"
抖音#家庭烘焙 话题播放量超26亿,小红书上"社区面包店"笔记百万篇。开在胡同里的20平小店,靠拍"面团发酵过程"就能吸引年轻人排队打卡,线上传播直接带动线下转化。
相比餐厅动辄百万投资,烘焙店10万就能起步。私房烘焙不用门店,家用烤箱接微信群订单;社区店租个小铺面,主打"前店后厂"模式。90后阿杰用5万元启动的碱水包工作室,半年就回本。
虽然入局者众,但能存活3年的店不足30%。产品同质化、原材料涨价都是挑战。杭州"猫脚面包"主理人提醒:"别被网红流量迷惑,最终要靠复购率说话。我们坚持每周研发新品,老客贡献了80%流水。"
烘焙店看似浪漫,实则是体力+脑力的持久战。但当烤箱亮起暖光,面团在掌心膨胀时,那份创造美味的成就感,或许就是最好的创业动力。